自2021年9月被确定为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地区以来,临邑县坚持“医教协同、康教结合、医家融合”核心理念,构建“互联网+早期干预”服务体系,通过三大举措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一、健全闭环服务体系,提升干预效能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打牢工作基础。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制定印发《临邑县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实施方案》,明确试点任务目标、工作步骤及有关要求。遴选确定临邑县人民医院作为承接机构,指导承接机构提升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建成启用“临邑县儿童早期发展指导中心——儿童之家”,规范建设语言训练室、认知训练室、运动训练室等10余类训练室。打造“专精”队伍,组建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特教老师、护理人员等组成的多学科专业干预团队,形成“医、教、康、护”四位一体服务模式。二是部门联手攻坚,凝聚协作合力?;魑澜〔棵懦鎏ā读僖叵囟屑采覆楣ぷ魇凳┓桨浮?,建立“卫健筛查-残联干预-教育衔接”三级联动机制,完善早期干预工作服务网络,实现孕前至儿童阶段全周期健康管理,五年来筛查干预覆盖率达95%以上,累计服务残疾儿童135名,90余名儿童经过科学干预后顺利步入幼儿园。
二、实施个性化服务,助力儿童精准干预
一是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创新“互联网+动态干预”模式,开发“动态干预电子档案”系统,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教学、诊疗、康复资源,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辅助康复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二是贯彻“以家庭为中心”服务理念,提升干预质效。通过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入户访视、亲子互动课程、家庭环境评估等方式将康复训练向家庭延伸,全面提高家庭参与度。录制康复训练视频精准推送至家长,定期对家长康复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激发家长深度参与早期干预服务过程,实现“医院+家庭”双轨干预。
三、动员社会力量,营造关爱氛围
联合公益组织、爱心企业举办家长课堂、亲子活动、义诊筛查、发放爱心物资等活动100余场次,覆盖135个儿童家庭。深化技术赋能,邀请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专家团队开展专业指导,组织培训家长500人次,帮助家长树立康复信心,激发家庭参与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的积极性。多次获新华网、大众网、今日头条等媒体专题报道,形成“政府主导、专家助力、家庭主动、社会共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