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省残联确定邹城市为“十四五”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邹城市立足残疾儿童实际需求,围绕残疾儿童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工作目标,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工作提质增效。
一、加强制度保障,健全筛查转介机制
制定印发《邹城市残疾儿童筛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实施三线筛查上报制度,对三线发现上报的疑似残疾儿童,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服务。目前,全市共筛查0-3岁儿童3万余名,发现疑似残疾儿童800余名。一是用好妇幼天使系统。镇街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级医疗机构,紧盯产前筛查、高危儿筛查关键环节,对儿童保健体检中发现的疑似残疾儿童,及时上报至市妇幼保健院。二是发挥医疗资源优势。依托邹城市人民医院成立邹城市残疾人诊断评估中心,对疑似残疾儿童进行诊断,及时介入治疗。三是发挥残联系统作用。建立市残联、镇街残联、村(社区)残协、残疾人小组四级联动机制,残疾人小组工作人员发现疑似残疾儿童后,逐级上报至市残联进行转介救助。
二、完善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
一是组建早期干预中心。依托邹城市妇幼保健院成立邹城市早期干预中心,遴选康复医师、教师、护士业务骨干,组建16人专业干预团队,定期开展儿童保健、学前教育、心理卫生、康复训练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二是加强儿童早期干预。根据评估结果,为每名儿童设定阶段目标,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开展运动、感知、认知等训练,配合针灸、按摩等中医传统疗法,提升早期干预服务效果。三是开展亲子互动活动。营造亲子互动交流环境,组织开展“两孟”“蘑菇小镇”等文化民俗体验、游乐研学等融合活动,打造“传承文化 儒润童心”文化品牌,开展亲子集体互动活动300余次。四是强化家庭干预。加强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工作宣传,通过父母访谈、入户访视等形式为残疾儿童提供家庭环境评估、康复训练指导,了解儿童情况,动态调整干预措施,开展家长课堂240余次,入户访视180人次。五是开展跟踪服务。建立健全早期干预中心与托幼机构、康复机构教师联系机制,6岁前全程追踪干预,服务批次结束,早期干预服务持续。
三、借助公益力量,延伸早期干预链条
加强与公益基金会合作,依托北京、上海等地专业医疗团队和服务资源,对残疾儿童康复工作者进行高危儿早期筛查干预诊断等相关知识培训,提升镇街残疾儿童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埂霸缃探彝ソ缜惫娣窕疃?,为偏远地区孕产妇及0-3岁儿童父母普及孕期保健、风险评估、健康教育知识,利用儿童筛查信息问卷小程序,及时收集相关信息。截至目前,全市为122名发育迟缓儿童提供了早期干预服务,其中56名儿童进入幼儿园随班就读,30名儿童正在接受早期干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