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营通讯兵到轮椅上的发明家,孙继发用一台豆芽机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篇章。31项国家专利、47个培训基地、600个公益岗位,这位退役军人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更点亮了万千残疾人的希望之光。本文将带您走进这位“微光助残工程”创始人的奋斗人生。
军人到创业者的蜕变
1982年,17岁的孙继发怀揣军旅梦走进潍坊军营。通讯兵的经历让他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六十八本笔记成为日后创业的宝贵财富。然而1992年的一场意外,让这位年轻军人永远坐上了轮椅。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连队党组织号召孙继发所在的部队官兵在津贴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纷纷为其捐款,雪中送炭之情令孙继发重新振作;同时许多战士期间主动来请教他训练问题,这一刻部队对他的需要也让他找寻回自己的价值。后来,家庭遭遇煤炉泄漏?;?,孙继发在?;芯跣?,意识到真正的残疾并非身体的缺陷,而是心灵的屈服。
为了帮助土法制豆芽的妻子减轻劳动负担,提高生产质效,他将病床改造成工作台,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用她陪嫁的梧桐木菜橱作为试验田,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逆袭——研制豆芽机。当第一颗绿豆在自制温箱中抽出嫩芽的那一刻,孙继发知道自己的突围战已经打响。
伉俪情深共创业
“没有妻子,就没有今天的我?!彼锛谭⒊0颜饩浠肮以谧毂摺R馔夥⑸?,孙继发的妻子没有退缩,提出随军无微不至地照料其日常起居,以坚定的精神支持,陪伴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每当孙继发因身体的残疾感到沮丧时,妻子总是用温暖的话语和坚定的鼓励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也让他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研制豆芽机期间,妻子不仅贡献出陪嫁的梧桐木菜橱改造成试验田,更化身丈夫的“双腿”,去购买制作豆芽机的原件,风雨无阻地奔波于市场与家庭之间。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烈日炎炎,妻子总是无怨无悔地奔波在市场和家庭之间,为孙继发的创业梦想铺平道路。
这位贤内助不仅是生活伴侣,更是创业伙伴。从零件采购到技术改进,从产品测试到市场推广,处处都有她的身影。正是这份相濡以沫的支持,让孙继发在3700次试验失败后仍能坚持前行。
轮椅上的科技攻坚
“创新需要军人般的执着?!彼锛谭巡慷哟噶兜募崛腿壳阕⒌窖蟹⒅?。军用水壶盖改造的喷淋器、手工焊接的电路板,见证着第一代豆芽机的诞生。市场推广过程中,面对质疑,他总说:“让产品说话?!?/p>
转机出现在一个法国留学生的越洋订单。此后,他创新研发出模拟生态微循环技术,使豆芽生长周期缩短30%,产量提高50%。如今,第七代微生态循环豆芽机已获31项国家专利,其气调锁鲜技术更赢得日本客商青睐。
微光助残照亮希望
“受助于人,当助之于人。”孙继发2015年启动“微光助残工程”,开创“豆芽机扶贫”新模式:残疾人只需支付5000元押金即可获得设备和培训,每月返还200元形成循环基金。这种“造血式”帮扶已让吉林袖珍夫妻、甘肃聋哑青年等600个残疾家庭实现就业创业。
目前,47个残疾人培训基地遍布全国,上万家庭因此受益。孙继发说:“我不是施舍者,只是播撒种子的人?!闭馕宦忠紊系姆⒚骷?,正用科技的力量改写残疾人的命运剧本。
从军营到商场,从患者到助人者,孙继发的人生轨迹诠释着“强者自强”的真谛。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站立的高度,而在于心灵的亮度。正如他常说的:“轮椅困住的是身体,永远困不住追梦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