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任务
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助力党委政府精准发力,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残疾人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增收脱贫;针对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残疾人着力健全兜底保障政策,确?;旧畹玫奖U?;针对已脱贫建档立卡残疾人着力跟进政策,巩固好脱贫成果,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做到全面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不掉队。
2018年,推动基本完成3.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任务,巩固35.8万名已脱贫享受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脱贫成果。2019年,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逐步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推进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残疾人公共服务延伸。2020年,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任务,助力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市、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二、落实措施
(一)做实基础工作,精准掌握实底。与扶贫部门主动对接,精准认定建档立卡残疾人中未脱贫和已脱贫仍享受政策的残疾人数?;悴屑踩斯ぷ髡咭岷隙鹿ぷ髯叽迦牖В既氛莆彰扛龅厍棵ǖ盗⒖ú屑踩说母鲂曰枨?。委托第三方对扶贫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分析报告。开发覆盖全省的“互联网+残疾人服务”网络,使用好全省残疾人精准扶贫管理系统和脱贫监测移动APP服务系统,动态掌握建档立卡残疾人服务需求情况和脱贫成效。
(二)加大救助力度,大力推进精准康复。推动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报销制度,提高残疾人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加大建档立卡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逐步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加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到2020年为所有有辅具需求的建档立卡残疾人提供适配服务。推进市、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管理。加大残疾预防,修订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开展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筛查,推行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有康复需求的建档立卡残疾人、因病致(返)贫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深入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推动符合条件的听障儿童接受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肢残免费矫形手术。2018年为临沂、菏泽听障婴幼儿实施早期干预,免费验配助听器250台并入户指导;2019年为聊城、德州、滨州听障婴幼儿实施早期干预,免费验配助听器300台并入户指导;到2020年,完成200例贫困家庭孤独症、脑瘫、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等残疾儿童免费精准康复救助;完成15000例新生儿及听障人士免费耳聋基因筛查;完成2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康复技术支持、生活跟踪指导。
(三)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引导就业创业。依托国家和省电商扶持政策,鼓励有能力有意愿有条件的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按规定给予设施设备和网络资费补助,优先保障建档立卡残疾人。继续实施电商技能培训计划,每年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深入实施“共享阳光?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积极探索基地吸纳就业、龙头企业带动、流转土地入股分红、扶贫资产折股、居家就业创业等模式,安置贫困残疾人就业或带动家庭成员稳定增收。省每年奖励扶持不少于10个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奖励扶持10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和100名残疾人致富能手,补助1000名残疾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1000名盲人按摩师,对受训盲人开设按摩机构给予一定扶持,对有需求的建档立卡残疾人优先进行培训。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做好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推动贫困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辅助性、支持性就业,及时向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和我省各类就业网络进行推送。
(四)发展教育文化,减少贫困代际传递。积极落实《省教育厅等8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的通知》,重点保障低保残疾人、建档立卡残疾人及家庭子女。推动落实残疾学生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完善落实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康教结合等政策。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研究制定招收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学生专项计划,在落实国家免学费、发放助学金政策基础上,免除住宿费、教材费,优先提供勤工俭学、定向就业岗位。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将听障儿童生源数量向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倾斜并给予优先保障。推动残疾人文化工作先进社区建设,鼓励扶持残疾人参与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搭建残疾人“半小时文化圈”,到2018年至少建成50家省级贫困残疾人文化从业示范基地,争取建成150个基层视障数字阅览室服务站点。
(五)推动落实兜底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贫⒉屑踩恕傲较畈固倍髡?。积极推进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为重度和困难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重度残疾人提前5年领取养老保险金等政策落实,确保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推动落实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生活用水电气暖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扎实推进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2018年底前完成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扶持标准一般不低于1500元,到2020年基本实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率不少于总任务的90%。鼓励支持各地为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平屑踩送醒裉逑到ㄉ?,制定出台残疾人托养服务建设推进措施,持续开展“阳光家园计划”,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1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着重为低保家庭、未脱贫和已脱贫仍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或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困难残疾人家庭中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照料服务。通过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或提供居家照料、日间照料、寄宿托养和集中供养服务相结合的保障措施,2020年实现托养服务有效供给明显增加,托养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托养服务内容更加精准,普遍嵌入辅助性就业项目,残疾人托养服务供给保障机制更加完善。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措施,提供寄宿供养或日间照料、邻里照护等服务。支持精神卫生中心等机构积极承接精神残疾人托养照料工作。
(六)动员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助残社会合力??埂爸驹钢醒艄庑卸薄傲诶锸赝钡戎驹钢谢疃?,广泛动员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参与残疾人脱贫攻坚,为有需求的建档立卡残疾人提供生产扶助、生活照料、健康咨询、康复训练、教育辅导、扫盲识字、文化阅读、情感慰藉、心理疏导、法律维权、体育健身等服务。加强志愿助残服务阵地建设,积极推动农村社区建立助残志愿服务组织。继续实施“第一书记”帮包村助残致富奔小康项目,按照每户2000元标准,借力“第一书记”,扶持帮包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致富项目。充分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作用,深入调研本类别贫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省残疾人福利金会搭建好“爱心众筹”平台,募集款物优先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残疾人。
(七)完善帮扶机制,强化调研指导力度。省残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市、区),机关各部室和各直属单位按照领导分工分别对应联系帮扶,每年深入各县(市、区)调研指导不少于3次,累计不少于10天,实时掌握各县(市、区)工作推进情况,帮助各地按照“一户一案、一人一策”的要求精准施策。各级残联主要负责同志每个月至少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市残联理事长遍访脱贫任务比较重的乡镇(街道),县(市、区)残联理事长遍访扶贫工作重点村,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遍访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全面了解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指导帮助解决脱贫进程中的各种难题。